历史上的九门提督和八府巡抚到底是多大的官,谁的权力更胜一筹?

九门提督是清朝时的正式职务,标准的正二品起步的京官大员(很多时候还会以六部侍郎以上兼职),有清一代,非满汉贵胄、大臣不能担当此职。

主要是负责京师的卫戍、警备和治安,机构全名叫“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衙门”,通称“步军统领衙门”。长官简称“步军统领”,俗称“九门提督”(京师内城共有城门九座,分别为:正阳、崇文、宣武、朝阳、东直、阜成、西直、德胜、安定)。九门提督统领满、蒙、汉军八旗步兵和京师绿营的马步兵(即“巡捕营”),所部的具体任务是分泛驻守(“泛”指基层的军队编制)、稽查城门、缉捕盗贼、申禁巡夜等。步军统领创设于清初,后经历了数次变迁。原来只统辖八旗的步兵营,到康熙十三年(1674),始兼提督京城九门事务(原由兵部管理),康熙三十年(1691),又兼管巡捕三营事务,官衔全称遂改为“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三营统领”。雍正七年(1729),官署定名为“步军统领衙门”,十二年(1734),在宣武门内京畿道正式建立衙署,九年后迁至北城帽儿胡同,又称“北衙门”(同为负责审案的刑部因设在南城称“南衙门”)。乾隆四十六年(1781),巡捕增设左、右两营,变成中、南、北、左、右五营,故该衙门的主官改称“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”。嘉庆四年(1799)改官秩为从一品。

参照如今的官职,大体上相当于上海军区副司令、上海卫戍区司令、上海市公安局局长,“上马管军、下马管民”,重要性,你自己想吧。

八府巡按(注意是巡按,不是巡抚,巡抚也是正二品起的封疆大吏),一般常见于戏剧话本中,多属虚构。八府巡按只是戏曲上的官职,在明朝都察院下曾经有十三省巡按一职,全称为巡按御史,正七品,疑为戏剧中“八府巡按”一词的由来,但级别比九门提督差了十万八千里。因为御史一般会有为上达天听的风闻奏事之权,所以很多民间人士都把八府巡按当成了申诉冤屈的青天大老爷,所以才会有此误解。

参照如今的政府机构,从职能上大体上相当于中央纪委派出的巡视组,但如今的巡视组,级别和权限无疑要大得多了。

但总而言之,回到题主的问题上,完全不可比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美食大师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96lu.com/2428.html